本报记者莫莉8月13日,韩国央行维持1.50%的基准利率不变,这与近一段时间多个新兴经济体央行按兵不动相一致。据本报记者统计,自7月下旬以来,已有埃及、土耳其、墨西哥、澳大利亚、印度、泰国、印尼等多家央行保持利率不变;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今年上半年印度、澳大利亚、泰国等多家央行曾数度降息。
  按兵不动暂成主流在严重干旱打击韩国农业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拖累消费的情况下,作为亚洲第四大经济体的韩国在今年第二季度年比增长率为2.2%,创下2013年第一季度以来最低增长速度。13日韩国央行行长李柱烈在议息会议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利率决定获得一致通过。在MERS疫情基本结束后,韩国经济正在逐步复苏。7月初经济运行情况符合预期。下半年韩国经济面临的外部风险大于内部风险。李柱烈还表示,不希望韩元过度波动。
  在8月同样按兵不动的亚洲央行还包括泰国、印度等央行。即便面对通缩风险以及持续6个月的出口下滑,泰国央行仍旧在8月5日保持1.5%的利率不变。在刚刚过去的7月,泰铢成为仅次于韩元的跌幅排名第二的亚洲货币,目前泰铢汇率接近6年来低点。分析人士表示,泰国央行保持利率不变表明:货币贬值本身现在已经成为决策者的关注点,尤其是考虑到令人担忧的外部和本地因素推动泰铢贬值的情形之下。
  8月4日印度央行也按兵不动。在今年1月和3月,印度央行分别降息;在4月印度曾暂停降息步伐,但在6月,该央行再度降息25个基点。印度央行在8月议息声明中表示,在当前关键时点保持利率不变是谨慎的。在最近一次议息会议上,印尼央行也宣布维持7.5%利率不变,并沿用定期存款利率5.5%及放贷利率8%不变。美银美林银行认为,印度央行和印尼央行更关注本国货币稳定;但泰国、韩国央行已降息至历史低点,且早先已通过货币政策和汇率贬值传达出扶助出口下滑的政策意图。
  多国“出招”遏制本币过度贬值数据显示,自从4月底以来,跟踪亚洲10种主要交易货币的彭博摩根士丹利亚洲美元指数已下滑3%,目前处在5年来低点。具体而言,印尼卢比在7月的跌幅为1.5%,导致今年以来该货币对美元汇率的累积跌幅扩大至9%,目前印尼卢比汇率处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今年以来马来西亚林吉特对美元汇率的跌幅也高达11%,成为亚洲新兴经济体中跌幅最大的货币,目前林吉特汇率水平处在16年以来最低点。除了汇率大幅下滑之外,更令人担忧的是,摩根大通新兴市场货币波动指数在本周上扬至10.9%,高于七国集团货币波动性。
  面对本币跌跌不休,多国央行已经开始“出招”加以遏制。其中,少数经济体堪称“激进派”:采用大幅加息的手段来支撑本币。例如,在今年以来本币对美元汇率跌幅高达20%的大背景下,8月12日格鲁吉亚大幅加息50个基点以遏制通胀和支撑本币。同时,巴西也在7月29日大幅加息50个基点至14.25%以应对本币雷亚尔今年以来的“任性”下跌。
  但普遍而言,目前采取加息对策的经济体并不多,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口头干预或者汇市干预等手段。例如,印尼央行副行长阿古斯最近表示,将密切关注汇市波动性,已做好采取行动的准备。在本月初的议息会议上,澳央行数月以来首次去除了澳元“有可能且有必要”下跌的措辞。在此之前,澳央行行长史蒂文斯以及澳央行会议声明曾多次做出上述表示以助力澳元下滑。
  8月7日数据显示,马来西亚外汇储备已经下滑至1000亿美元之下,因为该国央行用之阻止林吉特走软。除此之外,俄罗斯央行已经暂停每日购买美元补充其外汇储备的操作以扶助卢布上行。面对已跌至历史最低点的墨西哥比索,墨西哥央行日前表示,可能会在任何时候上调利率用以支撑比索。同时,该央行还将每天美元拍卖额从520万美元增至2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