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正在面临挑战。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让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也有所增加,今后的银行业或许也不再是稳赚的“高富帅”了。昨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接受《求是》杂志采访时就表示,银行的退出正在酝酿当中。
“目前各项金融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同时存款保险制度、风险处置和银行退出机制等也在酝酿中。”尚福林表示,这些改革要求金融监管部门一方面积极推动和支持金融业改革,另一方面密切关注改革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加强风险监测和应对,促进改革顺利实施。
尚福林指出,近10年来中国银行业机构实现了从资不抵债到经营良好的历史性转变,公司治理机制不断健全,经营效率和竞争实力显著提升。但随着市 场化改革的深化、金融竞争日益激烈,银行业主要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面临挑战,同质化经营局面亟待改变,拼规模、抢份额、冲时点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已不可 持续,银行业面临结构性转型。
“我们要时刻牢记,安全性和流动性始终是银行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生命线”。针对6月份的“钱荒”事件,尚福林强调,随着银行业务日趋复杂,流动性风险的复杂性、隐蔽性增强,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还需要根据业务模式和风险状况的变化进一步提高。
在尚福林看来,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向金融监管提出了双重要求,一方面需要金融业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有效配置资源和协同推进改革,另一方面需要 金融体系自身的稳健高效运行。而要实现这样的要求,则首先要引导金融业支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科学地引导金融机构发展转型,更深入地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 更前瞻地防范金融体系风险。
-新闻解读
什么是银行退出机制?
银行退出机制,在中国仍然十分陌生。不过在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倒闭恐怕要变成现实。农行总行贷审部曾宪岩在署名文章中表示,商业银行的退出是指由于商业银行经营失败导致资不抵债、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等而被迫或主动终止经营活动的行为。
实际上,将不具备竞争能力的银行淘汰出局并不简单。银监会前任副主席蔡锷生就曾表示,银行破产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不过,由于我国改革发展所走的路与西方市场经济并不一样,需要我们自己探索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
曾宪岩也指出,商业银行作为微观市场主体,优胜劣汰是其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则,虽然很早以前,商业银行的退出问题引起了监管当局的注意,并着手进 行研究,但是受诸多条件的困扰,至今仍没有实质性进展。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也表示,实际上监管部门已经酝酿已久,不过正式推出这种机制,恐怕还有一定的过 程。
晨报记者 姜樊
-财经晨谭
建立退出机制时不我待
金融业的市场化,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银行准入的玻璃门外,几乎所有人都迫切地等待着大门的开启。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银行、拓宽银行牌照的限制……未来银行的背书或许并非是政府信用。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倒闭退出也变得顺理成章。
曾几何时,“利润高到不好意思”的银行业遭到诟病,大而不倒、市场化低下,甚至有人认为虽然全国大小上百余家的银行,但真正的竞争实力有待考量。
开放才能竞争,所以要求银行业市场化的呼声此起彼伏。但竞争就会有败者,而败者又将如何退出,才能保障储户的资金安全?才能不让一家银行的风险蔓延至整个行业?一系列有效的退出机制,才能为金融业市场化保驾护航。
早在2007年,就有市场消息称,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准备起草银行退出的相关法律法规,但五年过去了,市场翘首企盼的《金融机构破产条例》依然难产。
事实上,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以及银行退出机制已经时不我待。一方面,从产业调整需求看,由于没有破产制度的制约,商业银行天生存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选择性忽略风险的性格缺陷,所以我们近年经常看到,银行频频激进贷款扩张,积累了较大的系统性风险。
另一方面,从改革形势需求看,今年8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可以预期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在这块地方将相继实现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 开放、离岸金融以及民营银行等一系列涉及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而这些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以及银行破产制度的配套,将寸步难行。
从刚刚公布完的半年报来看,16家上市银行的业绩中,仅有1家银行净息差保持上涨,曾经的大块头饱受利润挤压之苦。
不过,中国的改革并没有因为银行的叫苦连连而终止。今年以来,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诸如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等民营银行的申请,无一不触动着中国金融业的命脉:这次的改革是要来真的了——尽管银行大佬们看似从容镇定。
孙春祥
Leave a Reply